


政府会计基础
知识点: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
1.政府预算会计要素
(1) 预算收入: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预 算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
(2) 预算支出: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预算 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予以确认,以实际支付的金额计量。
(3) 预算结余: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 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预算结余包括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2.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1) 资 产
资产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和名义金额(无法采用其他计 量属性的,采用名义金额,即人民市1元)。
(2) 负债
负债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现值、公允价值。
(3) 净资产(净资产=资产-负债)
(4)收入
(5)费用
收入-费用=本期盈余
知识点: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预算会计 | 财务会计 | ||
适度 分离 | 双功能 | 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 体的预算收支执行情 况 。 | 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的财务状 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 |
双基础 | 收付实现制 | 权责发生制 | |
双报告 | 决算报告 | 财务报告 | |
相互 衔接 | 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 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
知识点: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单位财务会计 | 单位预算会计 | |
要素 |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 |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
等式 | 财务状况:资产-负债=净资产 运行情况:收入-费用=本期盈余 (本期盈余经分配后最终转入净资 产 ) |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 资金结存科目借方余额=预算结转结余科 目 贷方余额 (资金结存科目下设零余容额账户用款额 |
度、货市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三个明细 科目) | ||
会计基础 | 权责发生制 | 收付实现制 |
单位财务会计与单位预算会计的衔接:
单位对于纳入年度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 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这里的“现金”,是指单位的库存现金以及其他可以用于随时支付的款项,包括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零余客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以及通过财政直接支付 方式支付的款项。
知识点: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相关会计处理
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地区和部门,国库集中支付不再区分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单位的会计处理与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的会计处理类似,不再使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科目,“财政应返还额度”和“资金结存一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不再设置“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明细科目。
(1)收到的国库集中支付凭证及相关原始凭证时:
在财务会计下:
借:库存物品、固定资产、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贷:财政拨款收入(使用本年度预算指标)或财政应返还额度(使用以前年度预算指标) 同时,在预算会计下: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
贷:财政拨款预页算收入(使用本年度预算指标)或资金结存一财政应返还额度(使用以 前年度预算指标)。
(2)年末,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准的本年度预算指标数大于当年实际支付数的差额中允许 结转使用的金额,
在财务会计下: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收入 同 时 ,在预算会计下:
借:资金结存一财政应返还额度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
知识点:非财政拨款收支业务
1.事业(预算)收入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实现的收入,不包括从同级政府财政
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2.捐赠(预算)收入和支出 (1)捐赠(预算)收入
捐赠收入:是指单位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取得的收入,包括现金捐赠收入和非现金捐 赠收入。
捐赠预算收入:是指单位接受捐赠的现金资产。
知识点:预算结转结余及分配业务
1.单位在预算会计中应当严格区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
2.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单独设置“财政拨款结转”和“财政拨款
结余”科目核算。
3.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通过设置“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专用结余”“经 营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等科目核算。
(1)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核算
①财政拨款结转
“财政拨款结转”科目核算单位滚存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
②财政拨款结余
“财政拨款结余”科目核算单位滚存的财政拨款项目支出结余资金。
(2)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核算 1.非财政拨款结转
非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收支、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非同级财政拨款专项 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
2.非财政拨款结余
指单位历年滚存的非限定用途的非同级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主要为非财政拨款结余扣除结余 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知识点:资产业务
(1)资产取得
① 外购资产:成本通常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按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以及使得资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或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归属于该项资产的其他费用。
②自行加工或自行建造的资产,其成本包括该项资产至验收入库或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全部 必要支出。
③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
a. 对于存货、固定资产等,其成本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等确定;
b.没有相关凭据可供取得,但按规定经过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等 确定;
c.没有相关凭据可供取得,也未经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 相关税费等确定。
④无偿调入的资产
其成本按照调出方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等确定,根据确定的成本减去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 入无偿调拨净资产。
⑤置换取得的资产,
其成本按照换出资产的评估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为换入资产发生 的其他相关支出确定。
2.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 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①文物和陈列品;②动植物;③图书、档案;④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⑤以名义金额计量的 固定资产。
(2)计提折旧的时间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 月开始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再计提折旧。
知识点:政府决算报告与财务报告的主要区别
政府决算报告 |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 |
编制主体 |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 单位 |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 |
反映的对象 | 政府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 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 可持续性 |
编制基础 | 收付实现制 | 权责发生制 |
数据来源 | 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 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
编制方法 | 汇总 | 合并 |
报送要求 |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 查和批准 |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